一連兩個星期日睇咗兩場戰爭片,一套就係寫實得很的《鋼鋸嶺》,另一套就係乾淨到旅遊特輯咁嘅《鄧寇克大行動》。諾蘭導演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戰場,而事實上,鄧寇克大撤退(係呀,敦克爾克大撤退,不是大行動。行動代號係叫發電機)其實也和電影中的情況不太一樣。
那年德國向東擴張,在超出英法預期下和蘇聯瓜分了波蘭,由於已經宣戰,遠征軍又再一次踏上歐洲的荷蘭比利時一帶,聯同法軍等待德國第二次再施展施里芬計劃,予以迎頭痛擊。為什麼雙方都會選擇採用同一方向去呢?因為法國傾全國之力興建的馬奇諾防線把德國從南部進攻的路線阻擋了,型成一種擠壓空間的想法,讓德軍只能從北方迂迴而下,那麼就正中英法聯軍的袋口⋯⋯然而曼斯坦因極為大膽的突擊戰術剛好被元首得知,於是在小鬍子的壓力下,本來被調走了的曼斯坦因就開始著手更改了世界的命運⋯⋯
對於德軍為什麼不衝下去海灘把英國人都踹掉,而讓差不多萬英軍回到老家,一直有好多個說法。最誇張的莫過於因為小鬍子睡著了,所以沒有下達命令殲敵。另一個說法就是肥戈林認為單憑空軍就可以收拾擱在敦克爾克,所以拒絕讓陸軍挺進。我覺得空軍想包攬功勞是原因之一,但並不是主因。真正的主因還是要看看那位奧地利人。他一直希望能夠讓英國人成為其統治天下的盟友,現在的衝突只是打造新世界時以戰逼和的手段,所以若果把遠征軍滅掉就沒辦法在往後有談判的可能。其次,雖然法軍被打懵了,但他們仍舊堅守著海灘外圍,德軍若果堅持要衝入海灘,那麼為數不多的裝甲部隊可能會在灘頭前的澤地大傷元氣,對之後掃蕩法國南部的戰爭增加變數。兩害取其輕,當然還是先把高盧人掀翻在地更為重要。不過法軍如此奮戰可沒有得到英國人的照顧,在敦克爾克灘頭,先上船的都是英軍,直到雷諾和魏岡向肥邱抗議,英軍才讓法軍開始優先上船,不過那時英軍已經撤退了15萬,而20萬法軍中只有1.5萬人被送走。最後法國第一兵團有成四萬多人在敦克爾克投降,英軍則大致有幾多走幾多。
然而,這並不是英國對法國盟友的傷害。在法國對德投降後,還有世界第四的艦隊留在維希政府手𥚃,就在盟軍以為德國必然會據為己有之時,德法停戰專約出爐,當中有關法國艦隊係只要保持中立,德國可以讓艦隊聽其自然。但是英國人認為德國必然有詐,還是先下手為強。於是「弩炮行動」立即執行,擊沉一艘、擊傷2艘戰列艦,造成1297人死亡。但是英軍心目中要重創的可是黎塞留戰列艦,故此在之後再組織一次「威嚇行動」,把黎塞留重創才心滿意足。有人說,既然維希政府投降了,那麼英國攻擊法國艦隊是正常行動,但是在小鬍子眼中,只要兩不相幫,法國艦隊的存在並不是不可容忍。這種情況就如挪威一樣,其實德國最初並不打算入侵北歐,只要保持中立便可。但英國為了挪威的戰略要地及切斷德國進口瑞典鐵礦砂的海上運輸,會在挪威領海內布雷,至此德國才把入侵挪威放進計劃中⋯⋯
其實,除了法國、北歐之外,美國、蘇聯、中國都分別領教了英國人的高招。美國參戰之後,一早已經表明要登陸法國由海洋打向柏林,但邱吉爾認為經非洲然後在意大利北上可以打擊軸心的軟下腹,結果在意大利中部被德軍(噢😯,意軍投降了)憑藉地形抵擋了盟軍的攻擊,軟下腹變成了鐵板一塊。而且這樣的第二戰場未能替紅軍紓緩壓力,既遲緩又不是攻德軍不得不救之處,結果讓美、蘇、德在戰場上浪費時間資源。然後去到遠東,在中國獨力面對日本攻擊時,為了保住遠東殖民地,竟然和日本達成協議,封鎖滇緬公路,史稱《東方慕尼黑》,要不是日本三個月後加入了軸心國,揭露了要改變東亞局面,中國就只能仰賴通往蘇聯的大西北路線。而在遠征緬甸一役,中國軍隊因為英國崩潰式的撤退,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據杜聿明粗略估計,10萬中國遠征軍,最後撤回的只有4萬,其中1萬戰死,5萬倒在了撤退的途中。有1500名傷病員無法跟隨部隊徒步撤退,又不願意被俘受辱,最後點火自焚,壯烈殉國,杜聿明知道後,「警聞此訊,不禁惻愴動懷難以自已」。
軸心有個不爭氣的意大利,其實盟軍一樣有。